张小飞:如果你是外国公司,你们准备在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对付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如果是中国企业,作为本土企业,如何看待、应对他们的战略? Rething Robotics副总裁梁褀:作为一个外企,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凭借着技术、产品、服务、管理、品牌各方面的优势能够迅速扩展国内的市场,这是在前期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随着外企在中国市场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遇到瓶颈,会面临竞争和市场份额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扩张的问题。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本土化,包括本地设计、本地制造、本土产品,毕竟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本土化是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发展的非常核心的重要原因。
张小飞:本土化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Rething Robotics副总裁梁褀:我认为本土化问题有很多问题,最大的一点是人才。因为在中国经营企业和在欧美经营企业思路不同,包括产品设计、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包括工业产品很重视的售后服务等方面。
张小飞:ABB的本土化非常深,在本土化策略之外,有没有深层的未来三年或者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有没有杀手锏?
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超:我认为先本地化然后再全球化,这是ABB坚持比较久的不变战略。本土化后,将来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是事实。但是关于成本竞争,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采用机器人或者智能使用机器人,应该和成本没有关系。
我觉得有五个对客户的价值属性:第一是使用机器人质量相对可靠,人工不可靠;第二是效果,有很多产品的效果人工智能才能达到;第三是柔性化,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手机更新更快,人工智能化或者传统刚性的生产线满足不了需求;第四是绿色环保化、安全化。也就是说,成本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优傲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苏璧凯:目前我们比较不害怕,为什么?因为设计是可以模仿的,但是核心技术和质量保障是经过多年努力才能实现的,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努力。当然,遨也可以做出很好的产品,但是需要时间。
国产机器人企业的机会在哪?
张小飞:外资企业的中国战略有什么破绽?国产机器人该如何面对外资品牌的中国战略布局?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我们有一个大的原则,还是以多赢、双赢为大前提,但是也不惧怕竞争对手,中国的巨头是完全在“狼来了”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和国外的巨头相比,我们更多是合作双赢,但是也有不可避免的竞争。所以我们的战略是两句话,“朋友来了有好酒”, “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
我们的战略重点是未来新的增长模式、增长方式方面布局。这里大的基本宗旨,还是要在资源上供应整合,我不赞成两败俱伤,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世界市场更大,新松要面向全球化的市场,在中国进行布局,还要在国外进行布局。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国家级集成创新研究中心,我们更多要做增量,不做存量。
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中国的市场才刚开始,大家在竞争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开放,否则就活不下去。谈到智能化,如果中国不拿出市场进行开放,就会让出这个跑道。所以我认为目前还谈不上竞争。因为这个市场需要各种技术,去研发,去努力,然后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新时达机器人总经理蔡亮:国内的本土企业有很多,我们也有10万台的规模,已经杀得有点痛苦了,可能本土企业之间杀得更痛苦一点。接下来我们会将目光转向国外,我们5年内会构建一个乘以10倍的市场,变成100万,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各自在各自不同的层面进行创新都有可能,也许和国际品牌杀不到一起去,也许某些层面上合作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中国作为一个在机器人领域后发国家,本来就先天不足,国外的企业,例如ABB等几乎都是百年历史,中国的企业只有十几年、几年的历史。后发涉及品牌、全球化,在很多经验积累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机会也体现在后发上,我们会直接从前沿入手;再加上大变革的时代背景、机器人自身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技术出现、机器人的普及率提高,这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张小飞:未来机器人行业将会是什么样的格局?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最终,机器人产业格局未来的走向很大,有很多细分领域,有不同的环节,肯定是百花齐放的时代。
这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每个行业中集中度越来越高,垄断越来越强;软件方面,多是要做到自己的特点,知道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才可以反垄断,不被别人收购,可以自己壮大,成长起来。
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我认为,有些通用的东西,标准化的东西会越来越集中,会集中到几家公司。我认为未来有些利益会逐步标准化,软件更科技化。
优傲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苏璧凯:优傲机器人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安全,门槛要降低,现场工作要简单化,注重机器与人的互动,要更加安全,绿色环保等。我不说竞争对手,我们公司会不断开发新的应用,例如在3C行业的应用,所以本地这方面的合作伙伴还是很重要的。
Rething Robotics副总裁梁褀:未来机器人市场容量非常大,而未来需求将越来越差异化。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的集成度会比较高,但是不可能有一两家独大的情况;而每个细分产业链,包括零部件、集成的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这是一个趋势。
如果我们把机器人现在视作刚刚起步,可能就像十多年前我们看华为,那个时候它在通讯行业也是很不起眼的一家公司,能够发展成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我相信5-10年后,国内的机器人产业链中也必然会有这样优秀的企业。
张小飞: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在2020年达到50%,这是一个国家规划,但是可能性有多大? 苏州绿的副总经理李谦:认为从谐波减速机来看,我们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达到这个目标,接下来到2025年是否保持得住,对于绿的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此绿的将会在研发上更多的进行投入,实现核心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科尔摩根总经理刘伟峰:科尔摩根品牌在某些细分机型上已经超过了50%,从伺服电机来说,国内的品牌已经做得很好,如果细分到协作机器人还有一段距离。他认为五年不是遥不可及的,估计三年就会超过50%。
固高科技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刘越:固高科技从1999年成立的时候,国内市场100%都是外资品牌的,但是进行10年的努力,我们固高科技占到国内通用机器人运动市场的60%。对于国产机器人行业和国产核心零部件来讲,如果抱起团来,采取迂回的方法,农村包围城市,这是可以达到的。
广州数控副总经理李伯基: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五年是高速增长,这两年慢慢走向平缓。未来这几年有可能是平缓走上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减速器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是加工精度,第二是材料,而这两个问题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很大的突破 “专家认为中国机床没有做好,一是材料,二是控制,这都是很核心的技术,这五年大家努力,也可以比较接近。”
张小飞:对于国产的本体厂商而言,使用国产核心零部件的情况怎样呢?国产机器人本体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到底有多少?
巨轮智能总经理杨煜俊:巨轮最早发展机器人的时候,基本全部用进口的核心零部件,但是现在控制器和减速器都是用的国产的。
欢颜机器人副总经理罗朝晖:未来国产的RV一定越做越好,目前欢颜已经用了几千颗的国产谐波减速器,没有一颗谐波被客户投诉。罗朝晖并表示愿意和国产机器人企业一起就使用问题进行解决。
目前机器人本体没有问题,但是机器人的使用、应用不够方便,不够好用。这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大家共同努力,这不是一个机器人本体的企业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集成商、供应商共同努力的。
张小飞:那么国产核心零部件企业愿意一起寻找本体厂商合作吗?对于抱团合作大家都持怎样的态度?
科尔摩根总经理刘伟峰:和有选择性的伙伴合作,不管是控制器企业也好,减速器也好,是给他们创造机会的,如果大家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坚持做下去,可能会有一定的回报,这是早晚的事情。
巨轮智能总经理杨煜俊:价格没有办法抱团,本体做到现在为止,价格都是非常透明的,没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关键是看大家谁的质量能够做好。
广州数控副总经理李伯基:广州数控非常愿意和这些行业合作,因为广州数控本身就是做功能部件的,有比较成熟的基础和比较大的产能,我们一年做十几万套。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品牌,从这个方面应该和大家合作交流,特别是为了民族品牌,我们愿意共同努力。
大族电机舒远博士: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国产机器人企业一定要合作,善于整合资源,时间不等人,市场也不等人,每个公司能用的钱,能烧多久都需要考虑,必须要合作才能够双赢。
张小飞: 国产机器人必须走从“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吗? 远荣智能副总经理王德升:就这几年中国的生产发展来讲,我们其实是供大于求,但是市场上缺少的是品牌、精品。这样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最注重品牌,最注重自己生产地位的企业,能活下来,而不是单纯只是用某种方式或者某种手段去图生存的企业。
上海君屹副总经理赵铁军:我们也是做系统集成,在焊接领域是客户指定品牌,现在来看,在城市中和他们打,第一是耗资,技术上可能无法达到,关键是后面的效果怎么样不好说。现在从“农村”去做是战略上比较好的一个选择。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市场在我们手里,以前说市场换技术,换不来,市场能换来制造,市场好了,人才多了,才可以开发创新技术。我们现在有市场在里面,第一步先把制造环节解决掉,然后再突破技术,农村包围城市是很好的战略选择。
配天机器人副总经理索利洋:从配天机器人本身来说,是农村和城市都要进,但是从市场上对于国产机器人定位以及市场导向来说,我们只能去倾向于农村。因为你走农村路线或者城市路线,并不是我们厂家能够决定的,很多时候,包括集成商、最终客户,他会直接拒绝你。所以有时候,特别是对于国产品牌,在这两年更多是建立自己品牌影响力的时候,所以必须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活下去,去发展。
从今年开始,我们接的方案和客户层次和规模,已经和去年相比有质的飞跃,我认为已经到了城乡结合处。如果国产品牌在农村品牌度建立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进军城市,返过来国际大品牌当成是已经被割据没有什么空间的时候,同样挥金如农村,这样达到了动态平衡。
技美科技董事长张明星:如果说农村是指中小企业,我想我们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我们本来的客户是芯片制造商,是高大上,价格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是竞争力。事实上我们的客户来源于世界500强的制造,但是战略是来自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定的。
翼菲自动化董事长张赛:首先我们选择做并联机器人,在产品策略上是农村包围城市,因为本身四大家族对于并联机器人并不是主攻战场,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没有在他们主攻战场的竞争惨烈的领域进入。但是我们在客户策略上是非常典型的城市打法,我们所有的客户都是标杆客户,来快速树立我们的形象和市场口碑。因为我们在本身在拓荒过程中就会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销售成本,如果客户只能够带来一台两台的订单量,这是不值得的。
银光机器人总经理肖新春:城市肯定是块肥肉,既然大家选择这一行,至少要有吃肥肉的野心。但是基于现状,退而首先做一些利润点没那么高的行业,把品牌信誉度培育起来,产品质量让客户信任,将来就有机会回到城市。
张小飞:国产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是价格吗?
远荣智能副总经理王德升:在我们和ABB配合的这么多年里面,有很多供应商会问我们,你们远荣什么时候可以有自己的一款机器人?他们一直很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远荣有自己的机器人之后,你们在自己机器人的知识产权、价格就有真正的发言权,那么中国的大市场你们能做得更好。这是我想说的,但是目前来讲这个口号还不敢说。
翼菲自动化董事长张赛:国产机器人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对客户的了解,我们对客户的心肝脾肺肾兴趣爱好都可以了解到,例如对价格更看重,对服务更看重,还是对其他的更看重,我们能了解得比外国人更清楚,这是国产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我说技术和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是一个基础,和国外机器人竞争当中,对客户的了解可能是一个致胜的法宝。
技美科技董事长张明星:在技美科技,未来3-5年,国外的品牌机会不多。为什么?第一,价格绝对是核心竞争力,但是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价格方面,我们已经把它压缩到极低的程度了,国外的品牌都去做劳斯莱斯、宝马这样的品牌比较好,技术上领先。我们希望成为像大众这样的品牌,在市场中领先。
张小飞:系统集成商希望本体如何来协作、支持、配合?这其中既是合作伙伴又是一种矛盾。为什么? 中源智人董事长黄道权:如果说本体,我们希望在项目合作的时候必须有一些NDA投入,有些国际大客户对项目集成要求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找两三家竞争的时候,最终损害的是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希望系统集成商和本体商能够有NDA的保密协议的要求。
拓斯达执行总经理黄代波:如果是集成商,本体的想法,第一是软件方面大家的连接要更开放一些,这是很多集成商更关注的。
富洋云网董事长朱耀亮:我主要说明两个观点。集成肯定是从集小成而成大成,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不断的优化,不断的先进的过程。它肯定也是从赚小钱然后逐步到到赚大钱,是随着过程变化的。
张小飞:你怎么处理和本体的关系,使大家变得更和谐?
富洋云网董事长朱耀亮:首先,不管是系统集成商还是本体厂商,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也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刚才我报告里面说了,我不能为了自守而把自己的技术封闭起来。其实技术世界是无限的,你必须要有很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在集成想赚大钱的情况下,必须要寻找双赢的共同点。
泰达机器人总经理陈大立:作为系统集成商,我们现在一直使用进口的本体,国产的本体目前还没有开始使用。我们更倾向于未来有一家这样的本体厂商和我们进行配合,主要解决我们在一条产线集成多个品牌的应用需求。
速美达自动化营销总监曾雅杰:我个人的想法是,本体尽可能把市场价格做到透明,我不管SI规模的大小,采购量的大小,大家都是在本体成本方面处在共同起跑线上。我们要求单独FI是非标成果,不断的去集小成成大成。
威洛博总经理吴雪亮:做集成商一定要集大家之所长。首先我们自己做一个品牌商,但是对于AGV来说必须要选各个品牌优秀的团体,一个品牌满足不了优秀的集成商。
艾吉威总经理刘胜明:我认为中国的集成商不要光相信国外的品牌,也要相信中国的品牌,中国的品牌和广大的集成商在一起,就像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分工不一样而已,可以把这个事业做得更好。因为国内的品牌可以和集成商更好的融合,包括开放性的接口,包括标准化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国外的品牌可能会做很多限制,而且不要迷信中国的品牌价格就应该比它低廉。
张小飞:对于系统集成商的要求,本体企业准备怎么办? 埃斯顿营销中心总经理诸春华:我总结出来有三点:第一,国产品牌要过硬,性价比要高。第二,技术层面的开放,怎么能够保证在技术上的开放性,可能国外的品牌很多东西都是对你封闭的。第三,共同来打造行业的完整解决方案,依赖本体企业有本体企业的优势,利用集成商双方一体来打造,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围绕着“家庭服务机器人是否会重蹈智能家居‘陷阱’?”、“服务机器人的标准化和个性化,如何求解?”两个话题,嘉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路波科技CEO颜其锋:“失独老人”已成为一个引发社会重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利用数字遗产技术来研发智能家居机器人以给予老人陪伴。
朗驰欣创副总经理梁东兴:未来五到十年,人工智能会实现质的突破,而服务机器人要想走出“玩具”的定义就必须要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标准制定还比较难,因为首先要找到相关协会来制定各个细分领域的标准。
科沃斯董事长助理高翔:智能家居应该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现在使用起来越来越复杂,老百姓很难看懂。我认为“智能”的顶级阶段是不需要交互,如人一回到家,灯就自动打开。我们要抛弃概念或技术炒作。
机器人可自动对码进行学习,提供了打破智能家居壁垒的可能。智能家居要解决的难题是针对非智能家居的巨大的市场存量,这些存量都已经在消费者手里了。恰恰机器人可以实现替代,对家电进行远程操控。
从业者要化繁为简,重新设计商业模式和技术形态,找到适合的商业路径,不要错失这个最好的时代。
上海灵至总经理张克军:智能家居趋势毋庸置疑,但因为科技还没有到达突破口,所以导致智能家居机器人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生活舒适度的提高是往前发展的源动力之一,灵至愿意作为技术上的领头羊去突破,不忘初心,不问前程。
路波科技CEO颜其锋:智能家居的问题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市场壁垒使得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往往需要下载很多个APP,这是很不方便的,这就需要国家给出一个标准,也以此推动建立国际上的智能家居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苏剑波教授:服务机器人行业处于开元的时代,需要制定标准,政府部门也需要服务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支撑来壮胆并与国际巨头叫板。
谛听机器人CEO彭军辉:家庭服务机器人已经处于“陷阱”中。机器人行业属于市场驱动,服务机器人热潮几年前就在别的国家发生过,但迅速转入低潮,原因在于现在造出的东西和几年前没太大差别。对我国来说需要先把“坑”填平,而很难出现标准。
科沃斯董事长助理高翔:制定标准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科沃斯也花了五年时间才制定出了移动性能测试平台方面的标准。随着中国企业技术的提高,在国际上拥有了发言权,这更需要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制定,才能有望填补这些坑。
标准不是“炒”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千万不要内讧,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做,与其抱怨,不如干实业去改变大环境。
在中国做实业都背负着一个“十字架”,即中国制造,我们应该经过不断的努力去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寒武纪合伙人兼CTO张学武:我想单纯从产品和技术角度探讨智能家居。从产品角度考虑就必须体现在体验上,从技术角度则是要运用服务机器人来带动智能家居的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爆发点。
谛听机器人CEO彭军辉:服务机器人最大的“坑”是语音交互,但很多客户不了解“坑”在哪,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绕过这个“坑”,以现有的语音技术,客服的简单咨询可做,但做律师是目前技术基础不具备的。
路波科技CEO颜其锋:我们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这样才可以达到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因此围棋和律师的人工智能都是可以达到的。做儿童机器人对智力水平要求不高,所以不容易被骂,所以做产品时不要随便挑战成年人的智慧。